弦外之音
弦外之音
夕阳正低,落在后座车窗玻璃上,谢惟半张着眼,余光始终落在手机屏幕上,却始终没点开那个联系人界面。整个周六,他几乎被各种训练数据、逻辑博弈、选拔计划填满脑子,但无论老师怎么提问、谁在演算台前答题,许琳舟那副缩在课桌上不理他的姿态始终甩不掉。 他原本以为,那晚的对峙只是一次剧烈波动。像以前一样,她会嘴硬过后软下来,继续踩着台阶朝他走回来。但她这次真的抽身了,撤得干净利落,让他抓不到半点缝隙。 回到家,江念和谢澄正在餐厅交谈。江念穿着新季的白色丝质套裙,微卷的发挽成一个松松的髻,见儿子回来扫了他一眼:“今天集训感觉怎么样?” “还行。”他语调平淡,“我先去练琴。” 说完没等回应,径直下了楼。 那是江念特意给他改造的琴房,一整面墙挂着两把电吉他,效果器整齐排布在架子上,混音器、录音接口与灯光调控嵌入cao作台,整洁却不失锋利气息。 关门上锁,世界瞬间静音。 谢惟脱下外套甩在沙发上,抽出琴架上的PIA3761,接上效果器,不调preset,手指直接扫下一串失真旋律——杂乱、躁动,有些音阶甚至故意越调,震耳欲聋,却毫无美感地宣泄着什么。 他站着弹完一段主旋,再拖音勾起回环,一下一下压在弦上,爆裂得像情绪破防的敲门声。他弹得太狠,以至于琴弦中段劈啪作响,全然不管走音还是刺耳,只顾疯狂释放。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考前每一个细节他都安排好了,她确实也受益了——她达到了目标,他给出的,是最稳妥的路径和资源支持,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接住。 谢惟坐下,抬手狠狠拨下一根高频线弦,那种金属爆破般的声音让他胸腔震颤。 小时候想要什么,不说破,只绕个弯就能得到。别人不能直接拒绝你给的方案,那自然就是他们心甘情愿;说是“为对方考虑”的决定,也比赤裸裸的请求来得容易让人接受。这招对父母有效,对老师有效,对同学、对竞赛裁判、对招生办老师都有效。 为什么到了许琳舟这,就突然全失效? 而客厅的谢澄从儿子一进门就察觉到不对劲,站在楼梯旁静静听了几秒,他眉心蹙起,拿起桌上的手机打开通讯录,开始翻找许琳舟母亲沈芸的号码:“你和舟舟妈平时不是经常联系吗?问一下是不是学校有什么事儿,他今天看起来不太对劲。” 江念抱着一份裁判报告刚从书房出来,一听见这话直皱眉:“你这样打电话去问,不觉得是在绕过谢惟本人的意愿吗?他不是七八岁的小孩了。” “他既然不说,总不能等着出问题再管。”谢澄烦躁地看她一眼,“或者我直接问班主任。” 江念拦下他手里的手机,“这件事不能这样处理,慢慢和他聊一聊。” “江念,我没工夫陪你搞这种感性派处理方式。”谢澄终于失去耐心,把手机从她手里抽回来,“你想去和他谈,你自己去。” 话音落下,他转身走向二楼书房,一副再不想插手这类家庭对话的姿态。 江念站在原地看着他背影消失,然后转身望向地下室琴房方向。 脚步声由远而近。江念推开半掩的门,看着儿子沉在昏黄灯下,吉他搁在他腿上,微微一笑。她没有开门见山问他状态,而是站到乐器架边,随意抬起一把民谣木吉他,手指虚虚拨了几下。 她轻轻道,“你好久没弹琴了,记得你五岁那年第一次进琴房,还是和舟舟一起。” 谢惟眼神动了一下,但没接话。 “那时候她妈带着你俩跑各种兴趣班,网球、吉他、钢琴、奥数。”江念勾唇,“到最后别人都以为我们两家是调错了人。一个男孩子选了最规矩安静的吉他;女孩子倒好,偏偏要打球,还选了最耗体力最容易晒黑的网球。” 她顿了顿,看儿子的侧脸。 谢惟垂眸,将指腹移回那根金属弦上,摩挲着没有弹出的音符:“……你突然说这个干嘛?” “聊聊以前而已。”江念语气平淡,却比任何质问都要洞察。 谢惟沉默。谈到许琳舟,他始终语焉不详,江念身为律师,这种状态一眼看穿。 “你那时候学吉他挺认真的,”江念意味不明地扫过那把PIA3761,“初中还跟朋友组过乐队吧?怎么上了高中就搁下了?” 他淡淡答了一句:“忙。” “嗯……信息竞赛确实花时间。但总觉得,不该这么快就放弃喜欢的东西。”她停顿一下,有意无意,“你看舟舟,她从来都不是能随便‘调换安排’的人。不愿意退一步,也不轻易靠过去。但一旦认定,就死磕到底。” “她很有个性,不会轻易被拽走。”江念站起身,那双习惯庭审逻辑分析的眼睛落在儿子脸上,却少见地柔和,“你要是真想让她看向你——就得学会松一点。” “她”是谁,不言而喻。 说完她拎起外套准备离开。在昏暗灯光掠过的一瞬,眉骨微挑、轮廓线清晰,那一眼更像是母亲对儿子极隐晦却直击核心的提醒。 爱,是另一种语言,你如果不说,就别强求人听懂你的弯弯绕绕。 门合上那刻,整个地下室重新归于沉默。 谢惟指腹轻贴回吉他指板,钢弦还热着,是刚才演奏残留的体温。 他闭眼,又用指尖轻拨一弦,只发出干涩的一声闷响,一段旋律卡住开头,就再也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