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书屋 - 言情小说 - 男主貌美如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3

分卷阅读103

    等陆珊开口,元琪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除了静安郡王这个嫡长子,端明皇太子还留下了一个嫡长女。原本太子的女儿只能封翁主的,可端明皇太子是为国捐躯,高宗皇帝就破格给嫡长孙女封了只有嫡公主才能封的晋国公主。

先皇对静安郡王的存在耿耿于怀,可为了自己的脸面,对晋国公主倒是很不错。

毕竟有人会想着如果静安郡王登基会比他更好,但晋国公主是女儿身,对先皇毫无威胁,如果他连她也容不得,就要彻底失了民心了。

元琪元琳的生母已故皇太子顾兰的太子妃虞妙歌就是晋国公主的长女。这也是今上的聪明之处,端明皇太子父子太得民心了,衬得他们父子很无能,他干脆就把他的外孙女弄进宫当儿媳妇。

陆珊微微张开嘴,惊讶地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她运气太好了么?随随便便给圆圆找个落脚的地方,竟然就找到了和他家有旧的人家,难怪元琳会怀疑她,换成是她自己也会这样想的。

“他们的父亲曾经是舅公的侍卫长。”元琳查到这里还只是觉得巧合,没有深想。

可是当她发现,袁家曾经有个孩子,那个孩子的年纪和圆圆差不多,除了没有眉心的胭脂痣长得极像自己时,元琳再也没法淡定了。

“这个……应该只是巧合。”元琪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的话说得有些迟疑。

陆珊灵光一闪,猛然回忆起小时候有一次在外祖父的书房睡觉,结果无意中听到了他和大表哥顾澈的对话。

那段对话的内容让陆珊感到很惊讶,原来她的外祖父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陆珊并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上,事情都过去好几十年了,所有事情已成定局,就这样吧。

谁知元琳竟然告诉她,开馄饨店的袁氏夫妇是静安郡王侍卫长的儿子儿媳。

袁记馄饨原先的店就开在将军府后门不远处,那附近住着将军府一些管事的家人。长期待在那个地方,只要有心,很容易就打探到发生在将军府的事情,还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如果袁氏夫妇真是静安郡王的人,那么他们这个选址,显然就是刻意为之了。

“更巧的还在后面呢。”元琳自己被惊着了,也想让元琪尝尝同样的滋味,“袁氏夫妇长期无子,可就在六年前的元宵夜,他们突然捡到了一个孩子,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男孩子。”

六年前,元宵夜,元琪对这个时间点十分敏感,他的弟弟圆圆就是那天夜里搞丢的。

不过西川和遥京远隔千里,袁氏夫妇捡到的孩子再漂亮,跟他们的圆圆也不可能有关系。

“据周围的人说,袁家捡到孩子不久就关门回老家去了,说是家中老人病了。可我派人去他们的老家了,发现他们根本不是那里的人,当地也没人认识或是见过他们。”

陆珊听到这些并不意外,当初顾萝查到的情况也是这样,然后她就没有查下去了。

“可是这样的话,jiejie怎么知道袁氏夫妇和静安郡王有关系的?”先皇和今上对静安郡王的下落都很在意,也时时盯着晋国公主府,静安郡王兄妹应该是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第076章袁缘

“自然是我查到的,难不成我闲得无聊,还要编个故事来逗你们玩儿?”元琳说到这里,不无得意地笑了笑,笑容明媚惑人,几乎叫人挪不开眼睛。

尽管元琳一直很怀疑,陆珊让她调查袁氏夫妇的初衷,并不单纯是想吃小馄饨那么简单。可她这个人做事很有原则,只要是答应了别人的事,不管过程有多艰难,都一定会做到。

再说只要她去查了,还会查不到陆珊和袁氏夫妇的关联吗。要是她不去查,才是永远都不知道陆珊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人家小姑娘真的是对没吃到的小馄饨充满执念呢。

袁记馄饨在西川开了十几二十年,周围都是老街坊,和袁氏夫妇打过交道的人也很多。

元琳派人去问他们的下落,那些老街坊一点都不稀奇,还说以前也有人来问过,都是吃惯了他们家馄饨现在吃不到了不习惯的,每年总要来上这么好几位。

还有个街坊说,自从袁家搬走了,他就再也没吃过馄饨,因为别家的吃起来都不对味。也就是老袁两口子的老家太远了,要是稍微近些,他都想自己上门去解解馋了。

元琳听到这些说法惊讶了,那个袁记馄饨到底是有多好吃,竟然能让这么多人念念不忘。

可是其他人都是吃过了再回味,觉得难以割舍,陆珊却是压根儿就没尝过,只听顾萝说过,元琳对她深深的执念理解不能,总觉得背后还隐藏着某些她不知道的真正的原因。

既然老街坊提供了袁氏夫妇老家的地址,元琳就派人过去打听了。

只要有地址,甭管多远的距离,找人都不是难事儿,元琳直觉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

果然,元琳的属下快马加鞭赶到了袁氏夫妇的老家,却在当地找不到有关他们的任何痕迹。街坊们给出的地址不算详细,只有个大概的范围,元琳的属下仔仔细细打听了,结果是查无此人。

元琳看到属下传回来的飞鸽传书,当时就感觉不对劲了,袁氏夫妇很明显是故意在做掩饰。

如果那是一对真正的做普通小生意的夫妻,他们在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时,是不会故意误导街坊邻居自己的来历的。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几百里的距离也是非常遥远的,有可能一别就再也无法相见。

所以当他们离开某个地方并且有可能再也不回来的时候,肯定会给周围邻居说一声自己的去向的。这样万一有人不知道他们搬走了,又真有急事要找他们,起码也有地方可以打听。

故意乱说地址误导他人,彻底斩断自己和这个地方的联系,真不像是普通人的所作所为。

由于没有其他方面的线索,元琳又叫人把曾经当过袁氏夫妇邻居的人重新问了一遍。

只是这一回,他们没有直接问袁氏夫妇搬到哪里去了,而是装作失散多年的亲戚,打探他们的一些过往。

开馄饨铺子那些年,袁氏夫妇和街坊邻居的关系都不错,问起他们的事,知道的人很不少。

只是那些零零散散的线索和信息,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毕竟是搬走好几年的人了,邻居们记得也不是那么清楚,想起一点是一点。

亏得元琳做事仔细分析细致,愣是从繁复混乱被人忽视的线索中找出了一条派得上用场的。反正也没有别的线索可用了,元琳就顺着这条藤摸瓜去了,而且还真的让她给摸到了。

元琳找出的这条线索很简单,就是提供线索的那位大婶,也没意识到这条线索是有用的。

那是一位和袁氏夫妇当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