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书屋 - 言情小说 - 长子嫡孙(科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

分卷阅读35

    记了方才他笑出声来这件事,口中“哼”了一声,便指着下面一个正在被人簇拥着上楼的少年,不满道:“只要我瞧见这个人,就一肚子的火了!哪里还用得着别人惹我?”

随后也不管谢珝跟谢琅想不想听,就自顾自地跟他们吐槽了起来:“你们兄弟俩,这几年一个在广陵,一个在梧州,对盛京里的事儿都没那么了解了。”

说到这儿,顾延龄抬眼往周围看了看,见没人关注这边,便话音稍微放低了些许,继而开口道:“圣上在三年前封了个姓高的平民为妃,对其颇为宠爱,今年大封后宫的时候还把她给提到了贵妃的位子上。”

坐在他对面的谢琅闻言,便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你方才指着的那人,同这位高贵妃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顾延龄听到这话,复又生起气来,又道:“那人就是高贵妃的弟弟,名叫高咏的,靠着他jiejie的关系走后门儿进了国子监,居然还有一群不长眼的整日跟在他后面拍马屁!”

他一口气说到这儿,谢珝面上还是那副“你继续说我听着”的表情,极大地鼓舞了顾延龄,连水都顾不上喝,就接着说了起来:“他还自诩才高!还嘲讽我不学无术!”

谢珝听到这儿不由得默然,你难道不是吗?

他在家时都听阿琯说过了,顾延龄这几年来活脱脱就是个撩猫逗狗的纨绔公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往晋王府里告状的人多,也耐不住他会哄他爹开心,一番轻描淡写之后就又是个没事儿人了。

不过这位高公子显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然也不会闲到去撩拨顾延龄这个晋王幼子。

见谢珝不说话,顾延龄转了转眼睛,又道:“唉,要不是阿珝你跟沈行舟,还有萧翌这几年都不在盛京,咱们四个就是当之无愧的盛京四公子!怎么能让高咏这厮占了风头,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当霸王啊……”

说着还面带惆怅地摇了摇头。

谢珝又被他话中这盛京四公子的名头给噎了一下,心道这还不如广陵九子呢。

正想开口稍微安慰一下他,耳边就传来一道很是欠揍的声音:

“哟,这不是咱们顾公子吗?怎么来嘉定县了,不会是来帮我送考的吧?”

正是那位刚上楼来的高咏高公子。

这下谢珝总算明白,为什么顾延龄一提起这人,就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

本章[注]部分来源于网络

肥肠感谢大家订阅!超爱你们的!

然后在前三章v章里各发30个随机的红包,毕竟我穷……

么么哒!

☆、应县试

三十三、应县试

顾延龄一听这话,当即就炸了,立马站起身来就跟高咏吵了起来,词汇之丰富,语气之连贯,令谢珝叹为观止,一看这两人就是平日吵惯了的。

不过他冷眼瞧着,这高咏虽是故意来挑衅顾延龄,不过话中却无甚恶意,便不再往下看,收回目光,给自己和谢琅各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着。

直到那两人吵累了,谢珝才又顺手给顾延龄也倒了一杯,推到他跟前去。

顾延龄眼前冷不丁儿出现了一杯茶,随即才反应过来,便喜滋滋地端起来喝了一口,还特意用一种炫耀的眼神看了高咏一眼。

谢珝:……

那高咏自然也看见了谢珝与谢琅二人,尤其是谢珝,那满身的气度,按理来说他在盛京也有几年了,怎么会对如此出众的人没有半分印象?

心下略一思索,便抬步往这边走了过来,直接忽略了顾延龄挑衅的目光,朝谢珝开口道:“在下高咏,请问兄台高姓大名?”

语气竟是十分和缓,若是谢珝方才没见到他与顾延龄吵架的那一幕,就要以为这是个温和有礼的少年了。

心下好笑,面上却不显,亦站起身来,刚要说话,就被一旁被高咏无视了的顾延龄给打断了。

只见他下巴微抬,对高咏道:“这是谢阁老家的嫡长孙,之前我们一块儿在宫里给太子殿下当伴读的,书读得极好的,高咏你可别以为你在国子监里那点儿成绩,能考得过……”

听顾延龄越说越不像样,谢珝不免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终于体会到了一丝丝晋王平日的感受,这种老父亲一般的无奈……

随即便出声打断了他,对高咏歉意地笑了笑,便道:“高公子不必将延龄方才说的话放在心上。”

高咏在听到顾延龄说眼前这位是谢阁老家的公子时,心下便有了计较,此时听了他这话,便笑着道:“谢公子太客气了,我还从来没见过他还有这般夸别人的时候,定然是你学问扎实的缘故,既如此,我就预祝谢公子在这次县试中拔得头筹了。”

谢珝闻言,便深觉这个高咏,也并不像是顾延龄所说的那般没脑子,反倒还挺有意思,便也点了点头,对他道:“希望高公子亦能取得好名次。”

二人客套了一番,便各自坐回各自的位子,徒留顾延龄还在疑惑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下,就连谢琅也想笑了。

谢珝看着顾延龄这副愣愣的模样,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萧翌。

萧翌虽是平日里看着也颇为没心没肺,仿佛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但谢珝总是觉得他心底有什么事,却不肯显露分毫,这一回自己回盛京参加科考,萧翌便说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师兄弟,他在书院带着也无甚意思,索性请假回一趟兰陵。

可谢珝直觉里却不认为萧翌说出的这个理由是真的。

只不过多想无益,他既然不想让人知道便罢,与其纠结这个,倒不如回房多看一会儿书,多练一会儿字。

================================

考前的时间过得飞快,他们甚至还没怎么感觉到,就已经到了县试当天。

因为规定黎明时就要进场,所以谢珝几人在天还未亮的时候便起身收拾好了,简单地用过早膳,又检查了自己考篮中有无什么遗漏的东西,一切都妥当之后,便一同出了门,前往考场。

到了之后,众人便望见了坐北朝南的考棚,最南面有东西两道辕门,用木栏栅圈起来,只留着正中间的一道门,名为龙门,谢珝心道,科举亦是鲤鱼跃龙门,这倒是取了个好兆头。

嘉定县也算是天子脚下,文风颇盛,因此这一回的考生数量竟十分庞大,谢珝他们来的时间尚能算早,可前面也已经排了几列极长的队伍,三人互相看了看,便提着考篮跟到了目测起来最短的那一列后面。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排上多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