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书屋 - 耽美小说 -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

    印好的图片过来,只仓促的掏出手机,给他看里面的备份。

那一派斯文的男人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慢慢道:“扬州,和这附近几百公里的地质情况,目前没有任何报告么?”

旁边的蔡余萧大概是忙了一通宵的缘故,睡意朦胧道:“咱们镇里哪有学过这个专业的啊。”

白鹿沉吟片刻,犹豫道:“我辅修过几年。”

这个华文系的硕士居然关心过地质勘探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再次开口道:“图书馆的文献里,也有好几本用得着的书。”

他的意思是……

柳恣终于反应了过来,脸色一变:“你要找石油?!”

“嗯。”白鹿扬起胡飞的手机,示意身边的人看那几张航拍图。

“这是典型的背斜构造,”他的指尖放大高空俯瞰的细节,声音随着判断的确认越发沉着:“看这边,这个是向斜形成的谷地。”

胡飞看着绿油油一片的山岭,神情非常茫然:“啥?你在说什么?”

其他人有的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有的依旧一头雾水。

柳恣拉开椅子,起身过来看:“这段也是背斜。”

他看向白鹿,皱眉道:“怎么找?你知道怎么确认么?”

“应该可以,找冒水点。”白鹿露出无奈的笑容来:“再去把赵青玉借来吧,我们得开车去兜一圈看看了。”

由于赵青玉还被扣在龙老爷子那里,估计明天中午才能过来,白局长接过柳恣手中的油笔,临时当一回高中地理老师。

他抬手画出迭起的山峦,用虚线标出不同的岩层,声音清朗:“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之间会发生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

向下凹陷的地方为向斜,向上隆起的地方叫背斜。

白鹿侧过身子,示意他们看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解释道:“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会因为压力变形,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往上跑。”

柳恣点了点头,补充道:“刚才他划的那张图片,就是典型的储油构造。”

但前提是,这山脉下有沉积岩层。

光确认山脉的走向不够,还要有实际的找油方式才可以。

“所以,你们只要找到这种……呃,背斜的山,就可以了?”

孙赐在旁边听得有些纳闷:“这山不都是隆起来的,感觉没区别啊。”

“到底是向斜还是背斜,要从新老岩层的分布方式来判断,”白鹿想了想道:“除了背斜聚油理论以外,用rou眼找油苗也是非常方便的。”

扬州附近山水重重,一旦有泉流中涌出油气,都可以通过rou眼观察到。

只要找到油苗,后续的工作都会方便很多。

柳恣之前的思路完全是被钱凡给带跑了,心思全都在北方,都忘了扬州本地的可能性。

“靠飞机只能看大致的山势。”白鹿合上笔盖,不紧不慢道:“具体还要再讨论,可能得找几个地理老师,跟着我们出去一趟。”

要忙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每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人们提着灯笼架设新的电网输送分支,给东南城角给予一定的照明辅助。

厉栾抬起头来,看见了穹苍之上的星河。

她在穿越过来之后,已经这样看了许多次,可每一次都会怔一下。

2030年的华国,没有这样干净的大气层。

这个时代,没有光污染,化学污染也极少,以至于无论身处何地,夜晚看一看那天空,都会有如同电影特效般的星河。

那光芒原本是细碎又微小的,可聚集在一起之后,竟有种夺人心魄的震撼感来。

广渺而没有边界的天幕,由南至北,是如细钻般散落的星辰。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来,像是想要触碰什么。

厉栾的出现,无异于是对整个扬州城的冲击。

她作为建设部的部长,以妩媚而自我的穿着出现,而且还号令着江银的诸多男女,再由他们来领导两城重组的工程队,始终都绷住了领导者的身份和姿态。

为了喊话方便,她站在最高的位置,同时也是用一口流利的官话和解释政府施工的要求和执行时间。

那些扬州来的临时工纷纷抬起头来,用讶异甚至是震惊的神情去打量她。

而舆论,也因为她的存在再次膨胀。

临时工虽然要留在建筑工事旁边,未必能回得去。

可总有些游手好闲的本地人会围观他们在做什么,再回去通风报信。

一时之间,这临国的女子可以当官管人的奇闻,也跟着流传开来。

不知是谁提了句,当时四条水龙现世的时候,她就坐在其中一个红色的御龙台上,一时间人们纷纷想起,似乎从一开始,就有这么个冶艳的女人出现过。

她卷曲的头发像胡人,嫣红的唇衬着白皙的皮肤,无论是穿短裤还是马靴,都透着自己的风格,却也格外的好看。

不知不觉间,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而女子也渐渐地打开门户,开始适应新的环境。

在柳恣和白鹿去寻找油苗的同时,建设部这边开启了全新的计划。

——建设平民建筑群。

临时建一栋现代化的大楼,无论造价还是所需物资都完全无法满足。

建古代的木楼,虽然技术上可以满足,但是木楼如果不涂抹现代的防火漆、防蚁漆,也并不经用。

后期的维修和检查成本也要考虑在内,并不是个合适的选择。

所以在会议之后,厉栾确定了她的选择——

集装箱式宿舍。

——

集装箱宿舍,并不是码头运载货物的那个集装箱,而是蓝白相间的夹板房。

这种夹板房常见于一个个建筑工地上的临时宿舍,最高可以盖两层,每间屋子都可以睡八个人。

上下铺不够的情况下,打地铺也没有什么问题。

相比于他们在扬州城贫民区看到的草屋茅屋,集装箱宿舍优先解决的,是防火的问题。

那些草木建筑群不仅搭建的随意散乱,重点是没有切实可行的防火方案。

一旦某一处起了火,随着风势会直接引燃大半个城区。

之前不是没有过这种事,连汴京里也重建过好多次。

其二,是满足人口的居住需求。

没有财力买地皮的寻常人家,要么住在简陋的棚子里,要么在街头或者桥下露宿,街上的乞丐也无人管理。

建立集中式的宿舍,可以解决低端人口的燃眉之急,还可以给他们提供稳定的生火做饭、方便洗澡的地方。

但凡能自谋生路的,多半不会来招工署。

来了招工署的,肯定都要好好安置。

伴随着大灯的照亮,两队开始缓缓的开始加班。

现代人组成的工程队,通过焊接的方式开始安装夹板式的宿